名称:
描述:
公开/私有: 公开 私有
标签: 用空格间隔多个标签,如:小说 文学 余秋雨
保存至书单: 文献所属馆: 文献所属馆:

美学前沿问题研究, 林季杉著

ISBN:
978-7-5680-9491-7 价格: CNY168.00
语种:
chi
题名:
美学前沿问题研究 mei xue qian yan wen ti yan jiu / 林季杉著 ,
出版发行:
出版地: 武汉 出版社: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: 2023
载体形态:
318页 24cm
附注内容:
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“中世纪艺术哲学”成果
责任者附注:
林季杉,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,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。
摘要:
本书分三大部分。第一大部分,将美学框架体系的原点建基于人,认为人的存在问题、人的生命的问题,实际上本身就是美学的核心。美是存在的显现、艺术是存在的真 理。美学的胜利就是人的胜利,美学的危机就是人的危机。如果说,真是存在自身如其所是,那么,美则可以被理解为存在自身所显现的现象,美就是万物如其所是表现其存在,并且这存在始终相关于人的存在。本书第二大部分,研究何谓美,这是美学最大的、也是最高的问题。追问这个问题,必须对于“什么是美的”与“美是什么”做出区分 。“什么是美的”,这不是一个真问题,只有“美是什么”,才构成一个真问题。 但对于这个真问题,不能给出定义式的回应,只能借助于价值描述接近它、靠近它 。关于美的价值描述可以从否定与肯定两个维度来完成。从否定的维度来看,美是超越性的;从肯定的维度来看,美是存在性的。综合起来看,美在超越中存在,美在存在中超越。本书第三大部分,暂时分开“美”与“感”,指出将“美”“感”两个字固定配搭在一起的时候,“美感”等同于“审美感觉”,而“美”内在具有的“感动” 、“感激”、“感恩”、“感佩”的涵义就会完全被遮蔽。只有先将“美感”概念暂时拆分为“美”、“感”才会发现,“美感”是不可拆分的,世界之“美”与 人之“感”之间拥有最深切的联系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,我们可以把“美感”诗意地解释为:因为“美”,人在内心必然产生“感”动、“感”激、“感”恩。在这样的解释中,美的情感意义就彰显出来了,美就通向了人,美与人合一,美也通向了美感,美与美感就合一,美与美感之间的距离如同美与人之间的距离一样就彻底地
主题:
美学 研究
中图分类:
B83 版次: 5
主要著者:
林季杉 lin ji shan 著
标签:
相关主题:
相关资源:
分享资源:
限定所在馆: 限定所在馆藏地点: 限定馆藏状态:
HEA|  |02952oam2 2200289   450 
001|  |012016020126
005|  |20231221152532.8
010|  |□a978-7-5680-9491-7□b精装□dCNY168.00
100|  |□a20231221d2023    em y0chiy50      ea
101|0 |□achi
102|  |□aCN□b420000
105|  |□ay   az  000yy
106|  |□ar
200|1 |□a美学前沿问题研究□9mei xue qian yan w-
   |  |en ti yan jiu□dResearch on fro-
   |  |ntier issues of aesthetics□f林季杉著□zeng
210|  |□a武汉□c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□d2023
215|  |□a318页□d24cm
225|2 |□a爱智学术文库
300|  |□a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“中世纪艺术哲学”成果
314|  |□a林季杉,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,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。
320|  |□a有书目(第296-318页)
330|  |□a本书分三大部分。第一大部分,将美学框架体系的原点建基于人-
   |  |,认为人的存在问题、人的生命的问题,实际上本身就是美学的核心-
   |  |。美是存在的显现、艺术是存在的真 理。美学的胜利就是人的胜利-
   |  |,美学的危机就是人的危机。如果说,真是存在自身如其所是,那么-
   |  |,美则可以被理解为存在自身所显现的现象,美就是万物如其所是表-
   |  |现其存在,并且这存在始终相关于人的存在。本书第二大部分,研究-
   |  |何谓美,这是美学最大的、也是最高的问题。追问这个问题,必须对-
   |  |于“什么是美的”与“美是什么”做出区分 。“什么是美的”,这-
   |  |不是一个真问题,只有“美是什么”,才构成一个真问题。 但对于-
   |  |这个真问题,不能给出定义式的回应,只能借助于价值描述接近它、-
   |  |靠近它 。关于美的价值描述可以从否定与肯定两个维度来完成。从-
   |  |否定的维度来看,美是超越性的;从肯定的维度来看,美是存在性的-
   |  |。综合起来看,美在超越中存在,美在存在中超越。本书第三大部分-
   |  |,暂时分开“美”与“感”,指出将“美”“感”两个字固定配搭在-
   |  |一起的时候,“美感”等同于“审美感觉”,而“美”内在具有的“-
   |  |感动” 、“感激”、“感恩”、“感佩”的涵义就会完全被遮蔽。-
   |  |只有先将“美感”概念暂时拆分为“美”、“感”才会发现,“美感-
   |  |”是不可拆分的,世界之“美”与 人之“感”之间拥有最深切的联-
   |  |系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,我们可以把“美感”诗意地解释为:因为“-
   |  |美”,人在内心必然产生“感”动、“感”激、“感”恩。在这样的-
   |  |解释中,美的情感意义就彰显出来了,美就通向了人,美与人合一,-
   |  |美也通向了美感,美与美感就合一,美与美感之间的距离如同美与人-
   |  |之间的距离一样就彻底地
461| 0|□12001 □a爱智学术文库
510|1 |□aResearch on frontier issues -
   |  |of aesthetics□zeng
606|0 |□a美学□x研究
690|  |□aB83□v5
701| 0|□a林季杉□9lin ji shan□4著
801| 0|□aCN□bQXLIB□c202312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