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称:
描述:
公开/私有: 公开 私有
标签: 用空格间隔多个标签,如:小说 文学 余秋雨
保存至书单: 文献所属馆: 文献所属馆:

礼仪之争中的中国声音, (比利时)钟鸣旦著

ISBN:
978-7-208-17135-0 价格: CNY98.00
语种:
chi
题名:
礼仪之争中的中国声音 [ 专著] li yi zhi zheng zhong de zhong guo sheng yin / (比利时)钟鸣旦著 , 陈妍蓉译
出版发行:
出版地: 上海 出版社: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: 2021
载体形态:
555页 图 19cm
责任者附注:
钟鸣旦(Nicolas·Standaert),鲁汶大学汉学系教授,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,长期致力于汉学研究。主要著作有《礼仪的交织:明末清初中欧文化交流中的丧葬礼》(2019,?2009)、《传教中的“他者”:中国经验教我们的事》(2014)、《杨廷筠:明末天主教儒者》(2002)、《可亲的天主:清初基督教徒论“帝”谈“天”》(1998)等。
摘要:
本书是欧洲著名汉学家钟鸣旦先生的又一部探讨礼仪之争的力著。作者的研究缘于欧洲所藏一批新披露的撰写于1701~1704年间的中文和欧语文献,礼仪之争过去通常被视为一个纯粹的欧洲事务,因而大部分对于中国礼仪之争的研究都倾向于欧洲一方,然而这批文献表明当时中国人也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这场争论,因此提供了这场争论中的一个独特视角。本书基于这批文献,从旅行文本、社会网络以及文化间论证三个主题出发,探讨了17世纪至18世纪礼仪之争中中国人的“声音”,着重讨论了当其时关于中国礼仪的知识是如何产生、传播和交换的,以及礼仪之争中的“中国声音”对古代经典进行了怎样的新理解与新诠释。除了学术性研究外,作者还将这批珍稀文献的原件全部予以影印附于最后,使本书成为一部集学术性和资料性于一体重要汉学著作。
主题:
礼仪 研究 中国
中图分类:
K892.26 版次: 5
主要著者:
钟鸣旦 zhong ming dan 著
次要著者:
陈妍蓉 chen yan rong 译
标签:
相关资源:
分享资源:
限定所在馆: 限定所在馆藏地点: 限定馆藏状态:
HEA|  |02597nam2 2200313   450 
001|  |012016012511
005|  |20220624125915.2
010|  |□a978-7-208-17135-0□b精装□dCNY98.00
100|  |□a20220624d2021    em y0chiy0120    ea
101|1 |□achi□cita
102|  |□aCN□b310000
105|  |□aak  z   001yy
106|  |□ar
200|1 |□a礼仪之争中的中国声音□9li yi zhi zheng -
   |  |zhong de zhong guo sheng yin□b-
   |  |专著□dChinese voices in the rite-
   |  |s controversy□f(比利时)钟鸣旦著□g陈妍蓉译□zeng
210|  |□a上海□c上海人民出版社□d2021
215|  |□a555页□c图□d19cm
225|2 |□a论衡
312|  |□a版权页题完整并列英文:Chinese voices in-
   |  | the rites controversy: travel-
   |  |ling books, community networks-
   |  |, intercultural arguments
314|  |□a钟鸣旦(Nicolas·Standaert),鲁汶大学汉-
   |  |学系教授,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,长期致力于汉学研究。主要著作-
   |  |有《礼仪的交织:明末清初中欧文化交流中的丧葬礼》(2019,-
   |  |?2009)、《传教中的“他者”:中国经验教我们的事》(20-
   |  |14)、《杨廷筠:明末天主教儒者》(2002)、《可亲的天主-
   |  |:清初基督教徒论“帝”谈“天”》(1998)等。
320|  |□a有索引
330|  |□a本书是欧洲著名汉学家钟鸣旦先生的又一部探讨礼仪之争的力著-
   |  |。作者的研究缘于欧洲所藏一批新披露的撰写于1701~1704-
   |  |年间的中文和欧语文献,礼仪之争过去通常被视为一个纯粹的欧洲事-
   |  |务,因而大部分对于中国礼仪之争的研究都倾向于欧洲一方,然而这-
   |  |批文献表明当时中国人也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这场争论,因此提供了-
   |  |这场争论中的一个独特视角。本书基于这批文献,从旅行文本、社会-
   |  |网络以及文化间论证三个主题出发,探讨了17世纪至18世纪礼仪-
   |  |之争中中国人的“声音”,着重讨论了当其时关于中国礼仪的知识是-
   |  |如何产生、传播和交换的,以及礼仪之争中的“中国声音”对古代经-
   |  |典进行了怎样的新理解与新诠释。除了学术性研究外,作者还将这批-
   |  |珍稀文献的原件全部予以影印附于最后,使本书成为一部集学术性和-
   |  |资料性于一体重要汉学著作。
461| 0|□12001 □a论衡
510|1 |□aChinese voices in the rites -
   |  |controversy : travelling books-
   |  |, community networks, intercul-
   |  |tural arguments□zeng
606|0 |□a礼仪□x研究□y中国
690|  |□aK892.26□v5
701| 0|□c(比利时)□a钟鸣旦□9zhong ming dan□c-
   |  |(Standaert, Nicolas)□4著
702| 0|□a陈妍蓉□9chen yan rong□4译
801| 2|□aCN□b58marc.cn□c20211112
801| 2|□aCN□bQXLIB□c202206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