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称: | |
描述: | |
公开/私有: | 公开 私有 |
近现代佛教空有之争研究, 丁建华著 |
|
ISBN:
|
978-7-5201-5493-2 价格: CNY148.00 |
语种:
|
chi |
题名:
|
近现代佛教空有之争研究 jin xian dai bi jiao kong you zhi zheng yan jiu / 丁建华著 , |
出版发行:
|
出版地: 北京 出版社: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: 2019.9 |
载体形态:
|
331页 24cm |
摘要:
|
本项目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。“空有之争”指空宗与有宗的争论,一般特指中观派与唯识派的论争,从佛教思想的发展来看,又不仅限于此,而是贯穿于佛教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。印度佛教时期,空有之争表现在佛教内部各宗之间的互相论争,包括经部与有部、上座部与大众部、中观宗与有部、中观宗与唯识宗等,各部都互相指斥空有而表现为“空有之争”。佛教传入中国后,中观宗与唯识宗的空有之争只存在于文本当中被广为传说与讨论,因为俱舍宗、三论宗、慈恩宗等都历时不长且影响有限,所以没有形成如印度佛教历史中宗派论争式的空有之争。事实上,影响着中国佛教发展的“空有之争”的主角是如来藏思想,但它并未与中观、唯识论争,而是将空有融摄在统一的脉络当中。近现代以来,随着唯识学研究的盛行、三论宗典籍从日本传回、藏传中观学传入汉地,中观与唯识之间的空有论争被佛学研究者所关注,占据中国佛教传统主流的如来藏思想对中观、唯识的融摄已经不能满足当时学者的追问。所以,“空有之争”在近代通过中观学、唯识学、如来藏三系之间的理论交涉与学术论争,成为近现代佛学研究的主题之一。 |
主题:
|
佛学 研究 中国 |
中图分类:
|
B94 版次: 5 |
主要著者:
|
丁建华 ding jian hua 著 |
标签:
|
相关主题:
|
相关资源:
|
|
分享资源:
|
HEA| |02034nam0 2200217 450 001| |2019192189 005| |20130101011855.3 010| |□a978-7-5201-5493-2□dCNY148.00 100| |□a20200115d2019 em y0chiy0110 ea 101|0 |□achi 102| |□aCN□b110000 105| |□ay z 000yy 106| |□ar 200|1 |□a近现代佛教空有之争研究□9jin xian dai bi- | | jiao kong you zhi zheng yan jiu□f丁建华著 210| |□a北京□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□d2019.9 215| |□a331页□d24cm 330| |□a本项目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。“空有之争”指空宗与有- | |宗的争论,一般特指中观派与唯识派的论争,从佛教思想的发展来看- | |,又不仅限于此,而是贯穿于佛教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。印度佛教时- | |期,空有之争表现在佛教内部各宗之间的互相论争,包括经部与有部- | |、上座部与大众部、中观宗与有部、中观宗与唯识宗等,各部都互相- | |指斥空有而表现为“空有之争”。佛教传入中国后,中观宗与唯识宗- | |的空有之争只存在于文本当中被广为传说与讨论,因为俱舍宗、三论- | |宗、慈恩宗等都历时不长且影响有限,所以没有形成如印度佛教历史- | |中宗派论争式的空有之争。事实上,影响着中国佛教发展的“空有之- | |争”的主角是如来藏思想,但它并未与中观、唯识论争,而是将空有- | |融摄在统一的脉络当中。近现代以来,随着唯识学研究的盛行、三论- | |宗典籍从日本传回、藏传中观学传入汉地,中观与唯识之间的空有论- | |争被佛学研究者所关注,占据中国佛教传统主流的如来藏思想对中观- | |、唯识的融摄已经不能满足当时学者的追问。所以,“空有之争”在- | |近代通过中观学、唯识学、如来藏三系之间的理论交涉与学术论争,- | |成为近现代佛学研究的主题之一。 606|0 |□a佛学□x研究□y中国□x近现代 690| |□aB94□v5 701| 0|□a丁建华□9ding jian hua□4著 801| 0|□aCN□bQXLIB□c20130101